首页
/新闻公告/学院新闻
开放教育书法学、全民终身教育书法课程的社会作用在中国书协行风会议上备受关注
27 2025-02
-分享-
浏览次数:

2月19日,中国书协职业道德与行风建设委员会2025年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职业道德与行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山东开放大学书法学院院长孟鸿声“书法社会教育与普及的现状、问题和建议”的专题发言,引发广泛关注。



孟鸿声在发言中对开放教育书法学现状、问题和建议进行了解读。

孟鸿声表示,开放教育书法学本科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全民书法学历教育方面,国家开放大学于2022年开始书法学本科招生,目前29个省份招生近三千人;在非学历教育方面,开放大学面向大众开展书法教育,尤其是依托国家开放大学成立的国家老年大学,为老年书法爱好者提供了学习平台。

国家终身教育平台开设书法课程。教育部2022年建立的国家终身教育平台,在全国各省广泛开展老年书法教育。如山东开放大学率先建设山东省全民终身学习中心,建筑面积达15.36万平方米,大力推进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和社会培训发展,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着力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体系办学是开放大学鲜明的特色优势,各市、区、县开放大学积极服务城乡社区文化建设,书法成了他们的重要课程。

孟鸿声谈到,开放教育书法学作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体系融合的创新型实践,其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一系列的问题。诸如师资问题,引进教师难,外聘老师待遇也较低,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他还提到社会书法审美有待提高;线上与线下教学的融合问题;专业性与普及化的评价标准冲突问题等。

开放大学书法教育和全民终身书法教育作为文化传承与教育创新的重要载体,对社会的积极作用体现在多维度、多层次的社会发展需求中。他建议以山东省社区文化书院建设为契机,强化全民书法普及力度。开放大学是社会教育的主力之一,国家及全国各省、市、县都有开放大学。社会教育、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全民终身教育,具有体系化的办学优势,有很多利用空间

此次开放大学书法学与中国书法家协会的深度接轨,标志着专业艺术教育与社会化美育的范式融合,其意义不仅在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更涉及传统文化传承机制的优化与创新生态的培育。书协维持专业高度打造文化标杆,开放大学拓宽基础培育社会土壤,二者的能量交换既防止了专业领域的圈层固化,又避免了大众传播的庸俗化倾向。这种创新实践为其他非遗项目的现代转化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使得书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获得生生不息的当代生命力。


撰  稿: 谷元江

编  辑:李欣雅

审  核:刘晓春